独立与融合

———艺术类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赵炳翔

期次:第289期       查看:325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已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艺术学正式列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使其与原有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个门类并列。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对我校艺术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对艺术类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在“十二五”期间,我校艺术类要大力发展,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要在艺术类办学过程中落实“五个融合”。
  将艺术与技术融合起来。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课堂领域,艺术教育在教学理念、手段等方面不断提升要求,艺术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需要具备开创性与探索性。另一方面,在艺术作品创作中,艺术与技术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技术的艺术无法呈现成功作品,缺乏艺术的技术将只能是流水线上的复制品。
  将各艺术专业融合起来。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集合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艺术专长,以及人文与传播学院艺术类专业的人文特点、数理学院艺术类专业的技术优势,形成集团优势,将原本分散的力量融成一股合力,从而开拓新的学科发展空间,增强学校综合性发展的实力,创建艺术类品牌学科。
  将艺能与艺德融合起来。艺术类的学生更要加强人格、品德、艺德的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可造之才。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的养成。用老一辈艺术家们的高尚品格情操来感染学生,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将策划与文化融合起来。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艺术类学生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会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形成创意,但是一个经典的艺术作品要拥有生命力,必须富有文化内涵,富有民族文化内核,反之,炫技之作只能昙花一现。
  将教学与实践融合起来。要为比较成熟的作品提供机会,走出校园,走出上海,走出中国,面向各个不同层面的观众,让教学成果真正经受市场的考验;要使学生有机会熟悉社会,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增强自信度,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具备国际化教育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