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办实事 真心实意惠民生

实事工程正成为学校优先保障民生的有效载体

期次:第254期       查看:180

  2009年12月31日上午,我校各教代会代表团团长、部分教代会代表在实事工程相关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现场检查验收2009年实事工程,校领导李进、王莲华、茅鼎文、袁雯也全程出席了检查验收会。代表们对去年实事工程的具体落实表示满意。这标志着2009年实事工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着切实解决师生员工最为关心的现实难题这一出发点,我校实施实事工程已有十年历史。实事工程汇集民声,惠及民生,注重实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实施下,已成为学校优先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真抓实干形成工作机制近年来,学校在这项工作中不断探索实施的方法、途径,已逐步形成了“项目公开征集、立项充分论证、任务分解落实、全程跟踪监督、中期汇报推进、年末检查验收”的工作机制。
  每年年初,学校通过校园网等媒体以及师生座谈会等形式,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实事项目,教代会提案也是遴选实事项目的重要依据。多种渠道“汇集民声”,使实事项目真正“惠及民生”,符合最广大师生的利益,破解群众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实事初选后,便进入立项论证程序,学校组织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对立项进行可行性论证,听取意见和建议。
  论证后的项目经学校批准确定,便分解到各相关部门,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和项目要求,形成“有目标要求、有细化措施、有督促检查”的工作格局。实事项目启动后,全程监督马上跟进,有关部门定期检查项目实施情况,了解进度,协调解决问题,促进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定期召开中期实事项目推进会和年末检查验收会,并形成向教代会代表团长会议、全体代表会议汇报实事情况的机制。
  真情实意切实惠及民生年年完成的实事项目使我校教学、科研,以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每年确定的实事项目关乎师生切身利益,项目涉及医、食、住、行、安、业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在2007至2009年的最近3年中,我校实事工程30件实事涵盖了81个子项目,累计投入经费4880万元;3年30件实事项目中,教职工直接受益的有13件,学生直接受益的为8件,师生共同受益的有9件。教职工直接受益的除了在职人员以外,还包括了离退休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
  分析近3年的实事项目,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持续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成为实事工程关注的重点。作为2007年的实事工程,率先在上海高校建立的综合保障服务平台让全校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种校内外服务资源;2008年的“建立学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2009年的“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则分别是年度的头号实事工程。二是在职教职工受益项目中为青年教工排忧解难成为关注的重点。如2007年将加强教师公寓和集体宿舍管理列入实事工程,当年就累计清理周转房床位近250个,安排新教工、引进人员、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近200人入住;2008年为340余名青年教工一次性兑现住房补贴750万元,此事一度曾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热点;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也成了学校的实事项目,2007年组织了校内外近500人次参加“玫瑰之约”,一些青年教师因此喜结良缘,2009年的实事项目中,“芬芳的玫瑰”继续飘香。三是保障教工身心健康在实事工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和建立教职工大病特困补助保障基金是2007年的第一、二号工程,而2009年的“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实事项目更是包括了“名医师大行”等多项与保障健康相关的子项目。
  做实做好优先保障民生如今,借着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东风,实事工程已成为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先保障民生的重要载体。校长李进在谈到如何优先保障民生时曾提出,我们要做到学校事业和个人事业一致发展,学校事业和教工福利一块增长,优先保障民生是我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工程则是体现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办实事工程,实事要做实,好事要做好。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莲华也强调,实事工程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继续坚持多年来在实施实事工程中确立的工作理念,即切实把真情实意为民、利民、惠民作为实事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真抓实干、办好实事、办出实效作为推进实事工程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切实把推进实事工程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的良好契机,为我校的科学发展,为广大师生的福祉作出更大的努力。(记者 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