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之我见

□王国凤(外国语学院)

期次:第444期       查看:79


  学术之路,有荆棘,有鲜花,但是,起始阶段,荆棘恐怕远远多于鲜花,不免让人产生畏难情绪。此时,听听前辈的心得,和同学多交流,可能有所缓解,说不定还会醍醐灌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术之路,因学科而异,因人而异。在此,仅就笔者的经验和教训,谈谈粗浅想法。
  首先,博中求精,不畏理论。读书要广博,但本学科经典之作则要精读。此外,任何理论都只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要学会俯视它,应用它,了解它的局限,找出它的短处。我的学术方向主要为媒体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和翻译研究,汲取的主要是传播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翻译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最为复杂,语料库语言学不易吃透。我的做法是“在做中学”,收集待研究语料,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一两个点切入,边学习理论边分析语料,需要哪方面知识,再补充扩展,完成一篇论文。几篇下来,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合理安排,学以致用。这个“用”,指的是发论文、报课题、出专著。硕博士的学制都有时限,而就业单位会根据成果来决定是否聘用你,或以何种待遇聘用你,一些在职博士生更有评聘职称的现实需求。专硕两年制的,最好是第一学期期末确定研究方向,第二学期收集文献资料和分析材料(语料、访谈、实验等),开题前完成初步分析。三年制的同学,第一学年至少写完一篇达到一般刊物水平的论文,第二、第三学年逐步在此方向深入,毕业时,硕士生在CSSCI以上级别刊物至少发表一篇论文,博士生则最好三篇或以上。
  第三,结合前沿和热点,迅速进入。笔者的三个研究方向的结合点在语言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之后的每个阶段,都加深了我对语言学的认识。当前,大数据研究催生了语料库、数字人文、数字社科、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认知科学的发展则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演化语言学的研究,如果能将大数据、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与现阶段热推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别区域研究等结合在一起,将会有所斩获。几年前,我的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就是这么得来的。
  第四,力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创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确很难。当前人文社科的所有领域几乎全都“爆满”,但是,不是说完全没有空间。同学们要有一点雄心壮志,勤于思考,勇于探索。2009年从上外毕业时,笔者的博士论文《<红楼梦>与“礼”:社会语言学研究》用西方的礼貌原则检视中国传统社会的礼貌现象,除了验证出该理论并非完全具有普适性之外,还总结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礼貌原则。这篇论文得到了普遍好评,出版后还获得了一个小奖。
  最后,善于向大咖和师长请教,参加一些高端学术会议。笔者曾多次发邮件给批评话语研究的大咖Van,Dijk教授,还当面请教过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这些真正做学问的教授通常个性纯真,乐于提携后辈。
  学术之路,苦乐相伴。祝愿各位克服困难,享受过程,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