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生活充实,故乡的月亮最圆

□陆建非

期次:第443期       查看:69

  1986年,我迎来职业生涯中的又一场大考:公派留美考试。外语系有40多位教师参加,当年还是个小助教的我,抱着“碰碰额骨头”的想法应考,不料,超常发挥,撞上大运,1988年公派去了美国纽约大学。
  当时国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学校仅给我买了一张单程机票。到纽大后通过面试得到了汉语课程兼职教授的岗位,这样就可维持留学的基本生活。
  公派时间有限,留学对我而言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纽大对所有学生都是采用一把尺子,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教学方法,留学生没有任何照顾和优惠政策,这是个压力和动力并存的倒逼机制。我时常彻夜毫无睡意,为了一次测验,或一场讨论、一个演讲,费尽心思反复演练,毕竟我们是外国人,英语不是母语。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纽大老师的教学方法。他们十分注重学生或团队之间的互动和辩论,注重的是你有没有思想、有没有观点、有没有不同意见,能不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有一位教英语语法的俄罗斯裔教授让每个学生出四道自认为有价值的语法题,然后她整合成六道题目作为期末考卷,其中有一题就是我出的。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意和主观能动性。
  纽大非常注重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必读几本厚厚的经典专业著作,各科教授更是开列出一长串参考书,让你在课后除了看书还是看书。魔鬼式阅读训练确实有点招架不住,但慢慢就练出了阅读外语的速度。
  写作对于中国留学生更是严峻的挑战。在纽大,无论什么作业几乎没有选择题之类,都是写essay(短文,随笔),要写得准确、得体,而且要快,绝非易事。渐渐地我就适应了,愿写勤写并乐写,持之以恒,英语写作能力有了飞快的提升。
  1991年我如期毕业,打算让妻子来纽大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然后一起回国。当时女儿只有三岁,没想到美领馆签证官执意要我妻子带着女儿同行,说是孩子太小,单独留在家里不“人道”。于是母女俩破天荒地合拍一张照片、共享一本护照和签证来到了纽约。不少同事、朋友和美国老师曾反复问我,是否想过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我明确回答:没有!履行公派留学协议,确保两校合作项目能继续,仅此想法而已。有次在汉语课课堂上操练“难道不……”句型时,一个美国学生问我:“陆老师,难道你不觉得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突如其来的发问,使我一愣,停顿了三五秒,我答道:“只要生活充实,故乡的月亮最圆。”我故意用上了前一节课教过的句型“只要……”,不仅温故知新,而且说出了心里话。
  三年留学经历,深刻影响着随后几十年的教学思想和研究方向。我在纽大选修了很多跨文化比较课程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可谓“脱胎换骨”,重新出发;我很关注城市及城市文化的研究,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我系统研究英语语法,主编了《新编英语语法词典》《当代大学英语语法》,前者破天荒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共同出版,畅销很久,甚至出现盗版;我还致力于英语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后来逐渐转向语言和文化的比较研究,进而过渡到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曾在《新民晚报》《美国大观》开设专栏,20年前出版的《跨文化交际随笔》甚是热销。
  2016年出版的由我主编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新动态》从重点研究个体跨文化交际转移到探索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跨文化交际,这是我学术研究的重要转折点。上海市政府“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系列课题公开招标时,我领衔申报的《上海提升全球城市品牌形象与增强城市吸引力研究》中标并获得优秀成果二等奖。去年上海书展又推出我的新作《碰撞与融合———跨文化笔谈》上下卷,并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论文《文化外交的蕴意与实现路径》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我领衔完成的《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蓝皮书》获得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中国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报告》获得第七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机制研究及推广》《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读本》等项目也取得显著社会效应,好几份有关上述议题的专报得到市领导批示。
  赴美留学经历也深刻影响着我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担任学院、学校领导期间,我参与搭建了学校一系列跨国度、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合作、研究的平台,如“学思湖畔”海外名师讲坛、国际艺术节、海外游学节、外国国费留学生项目、三所海外孔子学院、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等,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繁荣的历程。我带领外事团队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公派出国、海外实习、引进外教等支持性政策和配套制度,为各类高层次国际合作项目牵线搭桥、争取资源。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我在留学时期形成的国际化视野以及日积月累的跨文化交际的学识密切相关。
  回母校工作以来,我曾获得各类荣誉20多项,其中最珍爱的是1998年获得的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2012年获得的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跨文化交际特别贡献奖”。
  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30年前盖有留美J1签证章的公派护照,还有那本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有意收藏的妻女合照共用的特殊护照。
  摘录一段我给在美国当教授的老同学的微信作为本文结语:
  “我和各位学外语的大学老同学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两种语言之间游走,既为饭碗,亦是兴趣,直至今日迈入“耳顺之年”,顿悟真谛:外语仅是‘工具语言’,中文乃‘文化语言’。前者是敲门砖,后者为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