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杨老师的“最后一课”

□罗志敏

期次:第433期       查看:48

  1月4日晚6点,天突然变得阴冷,并下起了雨。杨德广教授撑着雨伞,跨入了徐汇校区东部的一间教室。面对20多名研究生,他像往常一样,先由同学和助教老师讲,他再穿插着讲,然后再互动、讨论。两个小时的课中间没有间歇,紧张有序……这是杨老师从教五十多年以来上的最后一堂课,也是他2003年从大学校长任上退下以来为研究生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2005年我在武汉读研究生,常在学院阅览室里搜他的文章来读,感觉读他的文章就是带劲儿,也让我从中觉得高等教育这个领域值得研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2007年接着读博后,我开始追他的学术报告。记得当时杨老师一登上讲台,会场的气氛就立马变得热火起来,很多人都是冲着他的报告才去参会的。2010年,我毕业进入师大,得以近距离接触杨老师,并幸运地担任他的助教。从此,我除了能有机会走进他的课堂,还能亲身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杨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著作等身的高教专家,在课堂上有讲不完的知识和方法,但是他总留出一些时间讲他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他讲的“道”融合了他70年以来求学、工作及生活的人生感悟和智慧,让同学们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体“道”。他大道至简,他将人做事的态度浓缩成一个“今”字,告诫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牢牢把握住今天比什么都重要……由此他被同学们誉为“教书育人的良师益友”。
  在担任助教期间,我对他那种独具“杨氏风格”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深有体会。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将其概括为四句话:以“勤”为师,以“真”为师,以“实”为师,以“爱”为师。比如他在“勤”的方面给学生做的垂范,我只举一个去年暑假发生的例子。当时杨老师说他到哈尔滨呆一段时间,我原以为他去度假,没想到他一人住在一间简陋宿舍里,房间只摆一张单人床、一套写字座椅,没有电脑,也上不了网;他自己动手洗衣做饭,剩下的时间几乎都用在看书和写作上。在30多天的时间内,他居然用完了一堆笔芯,一笔一划地写出了四篇长文。按他的话说,“平时工作忙有些要写的文章被耽搁了,现在正好趁假期可以多写一些”。
  而对我们这些学界后辈和同学们来讲,所有的一切都体现在一个“爱”字上。杨老师在学习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的每个学生。每逢节日假期,他会召集学生到他家聚餐。有同学统计过,每年到他家聚餐不下10次,几乎是逢节必聚。每次聚餐,他都一大早到菜市场把食材买好,然后提前从办公室赶回家亲自动手烧饭做菜,并在饭桌上与大家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学习、家庭状况以及个人婚恋问题等,这尤其让那些远离家乡父母的同学倍感温暖。除此之外,他每年还召集他的应、往届学生回母校参加“阳光之家”大聚会,并坚持支付他们的餐饮住宿等费用。
  他不仅关爱自己的学生,还尽力扶助周围的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当杨老师听说学校有一收入微薄的清洁工夫妇正供其两个儿子在上海读研究生时,就慷慨资助两万元,并将兄弟俩请到家里吃饭,与他们谈心,勉励他们把主要时间放在学业上,临走时还塞给每人两千元红包。
  近些年来,杨老师还把他的“爱”延伸到校外,即从事他的教育慈善事业。除了大家知晓的他曾靠卖房等筹措300万元捐赠给三所学校之外,后又筹200万元捐给甘肃、四川等地贫困小学生用作营养午餐。每年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他都向校教育基金和爱心基金会捐两笔善款。这种大“爱”,也感召了他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为他创办的“阳光慈善”添柴加火。目前,阳光慈善的触角已经从上海延伸到新疆、西藏等10个西部地区。上个月,78岁高龄的杨老师乘飞机经乌鲁木齐到喀什,辗转近20个小时给那里的孩子送去资助。在他的办公室,堆满了一封封用稚嫩笔迹书写的、向杨爷爷汇报学习与成长故事的信件,堆满了捐赠物品和捐赠证书,让人看了感慨万千……他曾是一位出身贫苦家庭、幼年时因跳入寒冷刺骨的池塘里打捞家中一把镰刀而险些丧命的农民儿子。现如今,他也不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更不是坐拥万贯家财的富翁。他这十多年来捐出的一笔一笔钱款,除了自己不高的退休工资、书稿费以及在外上课积攒的收入之外,剩下的就是靠平时节俭省下的钱。他一日三餐不是在教工食堂解决,就是在家里吃碗速冻水饺对付。2015年春节期间,我和爱人及孩子到他家被留下一起吃午饭。饭前我替他收拾厨房时,发现一碗应该是上一天剩下的饭菜,便要倒掉,没想到却被正挽着衣袖做饭的杨老师阻止,说是要留着晚上热着吃。他说,自己平时一顿饭,一点面条加上五毛钱的鸡毛菜,营养就已足够了……仁者寿,智者乐。杨老师的所作所为,既是他仁者、智者人生的体现,也是我们这些后辈和同学自我鞭策的动力和值得永远效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