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期次:第419期       查看:113






  3月22日,上海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魏新林教授主持的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蒋继发教授主持的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这里介绍的是获奖者及其获奖项目,以飨读者。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魏新林教授和“茶源多糖开发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研究”
  
该获奖项目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魏新林教授主持,由魏新林教授、王元凤副教授,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李徽等共同完成。
  该项目属于食品科学和农副产品加工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大宗茶和茶树副产物(茶树修剪叶、茶花、茶籽)利用率低、产量大产值低,而开发茶源多糖(茶叶、茶花、茶籽多糖)存在综合提取、质量控制、活性评价及产品开发等技术瓶颈问题。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发,实现茶资源的变废为宝和高值化综合利用,对促进我国茶叶科技进步和茶产业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科技部“863”计划课题等6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该项目以产量大产值低的大宗茶和茶树副产物为原料,研究了高活性茶源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干燥集成技术,建立了结合结构分析技术、指纹图谱技术和共振光散射技术的茶源多糖的定性定量质量控制体系,评价了茶源多糖的生物活性,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茶多糖金属配合物,并从富硒绿茶中提取天然富硒茶多糖,最后应用于烘焙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开发。
  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3项,建立企业标准2项,发表相关SCI论文30余篇,获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二等奖、上海市启明星及跟踪人才计划奖等,863计划等项目验收和科技查新、咨询报告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关键技术创新点:
  1.研发了制备高纯度高活性的茶源多糖的生产技术以及茶多酚、茶皂素的综合提取工艺。
  2.通过多维指纹图谱分析、共振光散射等技术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茶源多糖定性、定量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3.基于茶源多糖可以络合金属元素的性质开发了富含富硒茶源多糖的焙烤食品、化妆品等新产品,扩宽了茶源多糖的应用范围。
  该项目成果在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推广应用并已实现产业化,开发的产品涉及高纯原料、烘焙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10.6亿元,新增利润3.2亿元。
  该项目实现了茶资源的高值化综合利用,为推动行业进步提供科技支撑;变废为宝,增加了茶资源附加值,促进茶农增收;拓宽了茶叶资源利用渠道,改善人民健康;引领了茶产业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教授简介:
  魏新林,博士、教授。现任校工程食品研究所所长,校食品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泛长三角洲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联席会秘书长。兼任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教指委食品质量与安全分会委员、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产品贮藏加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担任J$Agri$Food$Chem,J$Nano$Parct,CarbohydPolym,食品科学等20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为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科技项目和奖励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质量控制研究,主持国家863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生物医药重点项目、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20多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J$Agri$Food$Chem,Food$Res$In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3篇(SCI一、二区论文9篇),授权专利5项,出版书籍6本,参与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3项。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优秀项目二等奖(排名第一,2010)、第八届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优秀展品二等奖(排名第一,2010)、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五,2013)、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16)。
  王元凤,博士、副教授,2007年和2011年分别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和“启明星跟踪”人才计划,上海师范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2005年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一直从事天然产物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为CarbohydPolym,J$ApplPolymSci,JIMB,JTICE,食品科学等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及“启明星跟踪”计划项目2项、上海市生物医药重点等项目5项,为“十一五”863项目副组长,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A-gri$Food$Chem,Food$Res$Int,Car-bohydPolym等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26篇,授权专利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防医学组和食品科学组项目通讯评议专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项目评审专家。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优秀项目二等奖(排名第二,2010)、第八届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优秀展品二等奖(排名第二,2010)、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三,2013)、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2016)。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
  蒋继发教授和“单调与竞争动力系统研究”
  该获奖项目由数理学院蒋继发教授主持,由蒋继发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毅教授和梁兴教授共同完成。
  单调方法和比较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Courant(and(Hilbert。正是上世纪70年代左右,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无限维动力系统和来源于传统物理和工程学科之外的生物、生态、化学、经济等学科的大量数学建模的迅猛发展和互相交融,到了80年代,著名数学家M.W.Hirsch(ICM大会报告人)和H.9Matano(ICM邀请报告人)从不同分支出发,独立创立了单调动力系统的新型方向。Hirsch(试图在应用学科的模型和动力系统的抽象结构性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同一标题下撰写了6篇系列文章,(奠定了单调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Matano研究抛物偏微分方程解的演化规律,也殊途同归。
  该项目完成人历时20年,主持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部委人才项目。两位项目完成人王毅和梁兴教授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其中梁兴还入选首届中组部拔尖人才和青年长江学者。
  该项目主要研究的是系统或其逆系统的保序性对其整体动力学的影响。解决了该领域内的负载单形存在唯一性的重要猜测及其光滑性的公开问题,创立了单调动力系统轨线收敛性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刻画单调动力系统的鞍点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主要结果发表于J.9ReineAngew.9Math.,Trans.9AMS,SIMA,SIAP,SIADS,Nonlinearity9and9J.9Diff.9Eqns.等刊物。20篇主要论文SCI他引200余次。M.W.Hirsch(ICM大会报告人)和H.L.Smith(SIAP(Section(Editor)(合著的权威综述文章《Monotone(Dy-namical(Systems》引用并介绍了完成人11篇论文的结果,是全球这一领域除了这两个作者之外被引用篇数最多的作者。引用者还包括E.N.Dancer(ICM邀请报告人),E.(Sontag((IEEE(Fellow),K.Mischaikow(JDE编委),Wu(Jianhong(SIAP编委)和Lou(Yuan(SIAP和JDE编委,DCDS-B主编)等。引用的杂志包括Bull.AMS,SIAM系列的SIMA、SIAP(和SICON,JDE,Ann.Appl.Probab.以及自动化控制顶尖杂志Automatica,生态学顶级杂志Ecology,Ecological(Applica-tions,国际经济学顶级刊物Games(and(Economic(Behavior,国际热带医学顶级刊物Am.J.Trop.(Med.(Hug.和综合类Top期刊J.(Royal(Society(Interface(等。
  项目主要成果:提供了单调动力系统全局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国际同行称此为“fundamental”,奠定了非自治单调动力系统轨线收敛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框架性方法被国际同行大篇幅引用,并被称为新的Jiang-Zhao动力学理论,精细刻画了强单调动力系统吸引子的结构,为偏微分方程提供了稳定平稳解和周期解的存在性准则;关于离散竞争动力系统,发现了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M.(W.(Hirsch称之为“精妙的”(sub-tle)轨道比衰减规律,解决了Smith负载单形的存在唯一性猜测,从根本上完全解决了M.(W.(Hirsch的负载单形光滑性公开问题;首次抽象了无限维鞍点结构的数学定义,并奠定其严格数学理论,被众多学者采用用于偏微分方程和控制论等领域。这些成果被数学、控制、生物、化学、经济和生态等众多学者实质性地引用,有些理论和方法仍在国际上继续向前发展。
教授简介:
  蒋继发,二级教授,1989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10年,同济大学工作4年。曾任安徽省政协第七,第八和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在中科大工作期间,领头申请交叉学科《生物数学》博士点,并成功获得,任基础数学博士生导师和《生物数学》博士点负责人。在同济工作期间,作为第一负责人申请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基础数学的国家重点(培养)学科,都成功获得,并任学科负责人。作为骨干之一,参加了2010年的上师大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请,并作为主答辩人参加上海市的答辩。
  自上世纪90年代持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涉及的研究领域按照时间倒序为随机动力系统与随机微分方程、单调动力系统与竞争动力系统、反应扩散方程、生物数学和非线性振动与混沌。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独立承担),并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由于培养的2名博士生分获“全国优秀百篇论文”、1名博士生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004年至2006年连续3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优秀研究生指导导师”称号;进入上海师大以后,毕业的博士1名获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1名赴芬兰赫尔辛兹大学做博士后,另1名将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2016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