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识 长见识 新起点 新成长

□刘德艳(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

期次:第410期       查看:64

  近日应邀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做一期关于“近期欧洲游市场”的直播节目,另一位来自中青旅的嘉宾谈及:今年的欧洲游因为各种原因,正规旅行社的报价前所未有的亲民。我马上想到:应该建议年轻人赶快出去走走看看,因为增长知识与见识,都是年轻人亟需的功课,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知识在学校里的书本上更容易获得,而见识确实更多地需要出去走走看看。
  大学与中小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地是领悟和感受见识。大学生成才,有时并不在于专业的好坏、学识的高低,而在于谁见多识广,更有见识。见识常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看法,但是当有人把这个看法说出来之后,常令人拍案称奇,并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有想到。因此,见识是智慧的展现,来自于个人的丰富经验以及知识的粹炼。当然,深厚的知识与经验有助于见识的产生。人的见识是通过学习,实践,借鉴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以及遇事多想为什么,多分析、多总结,逐渐积累起来的。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早在16、17世纪,为学习外国语言,观察外国的文化、礼仪和社会,英国人纷纷涌向海外,前往欧洲大陆学习、游历。作为教育过程组成部分的海外旅行,或者说教育旅行,成为英国绅士约定俗成且受人欢迎的实践。与今天我们很多的中国家长因为担心安全等诸多问题,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前都没有过个人出游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见识还指一个人对某件事的洞察能力或者感知能力,指一个人对知识面涉猎广泛的程度。接受教育,不间断地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把所学到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使实践充满了聪明与智慧,自然减少了无知的盲目与不知所措的行为。也就是说,学习的经历与实践的经历渐渐厚重起来,具有个人风格的见识便慢慢形成了,见识是知识积累与实践的产物。某种程度上来说,见识比知识重要,成熟比成绩重要。
  新学期伊始,无论是徐汇校区还是奉贤校区,都迎回了一大批重新审视自己大学生活的老生,也迎来了一批面带憧憬却又略显懵懂的新生。我不禁想到:莘莘学子们,你们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完成同一学习,可以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和环境内获得不同的见识。在很多人积极地讨论要不要换一部苹果7手机的时候,你要不要拿买这部苹果手机的价格考虑去欧洲游历一番,你觉得哪一个更能令你增长见识呢?
  当然,我也很负责任地提醒了年轻朋友们:亲民价格的欧洲游体验,对住宿餐饮不要有太多的奢华期待,因为旅行社作为自负盈亏的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低于成本价格的旅行团是无法正常运作的。学会为服务付费,这也是见识的一部分啊。否则,支付了“白菜价格”,却要人家旅行社提供至尊享受,这岂不是没有见识的做法啦?如果大家都能有这样的见识,是不是“零负团费”的“低价游”就会在中国逐渐失去了市场,我们也就不会一边看到贪图便宜支付极低的团费价格参团游,一边又在挨宰后言辞激烈地投诉媒体抱怨自己被迫购物或者增加了自费景点,那中国的旅游市场经营乱相也有望早日根治了。
  学知识,长见识,愿我们在新学期里共同成长。